宁振波是中航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在信息化领域耕耘30年,除航空外,还参与指导航天、造船、兵器、核工业、电子等行业信息化工作,对PLM有着深刻的理解、认识和设计实施经验。当记者约访他时,他说航空业做PLM最有话语权。他曾跟同事打趣地说:“航空信息化地位非常高,得到国内全面的认可,我们把航空单位顶层信息化建设都做完了,中国还有哪个单位咱们不敢做,还有哪个单位不能做?”
那么,是不是我们了解了航空业的PLM设计思路,就能够在自己的行业成功应用与实施呢?宁振波给了肯定的答案。接着,宁振波以中航工业的信息化变革路径为主线,试图给大家勾勒一幅PLM建设图景。
图1 军机生产车间
抓达标
用评价体系,指导和规范工作。
据宁振波介绍,2010年,中航工业制订并发布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评价管理办法》。它是参照国资委和工信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航工业下属各单位信息化发展情况而制订的,分设计、制造、设计与制造、基础研究、试验鉴定、维修和服务等7类,经过3年的积累,它已作为一套指导中航工业信息化工作的方法论,引领着中航工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和水平提升路径。
梳流程
流程是企业一切管理和技术活动的载体,建立和理清流程体系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
中航工业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协同各种管理要素,整合各种信息化资源,帮助企业实现流程的不断优化,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执行力和管理的规范性,促进企业由职能管理管控为中心向流程管控为中心转变,实现端到端的全价值链的业务流程信息化。
贯标准
重视标准,强调航空信息化的体系化。
宁振波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航空工业形成的数字化航标有上千份,企标2000多份。”他补充道,“中航工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标准、信息技术标准、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信息化管理标准等,这样一来,让以前的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如实现了以前难以想象的在线设计、关联设计、基于7级成熟度的多厂所研制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