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深圳,显然已经不能称之为春天了,湿漉漉街道上,被雨水洗刷的一尘不染。老李垂手站在路边,眼前的人群像流水般从眼前淌过,织成了一张五彩斑斓的布。这些人步履匆匆,看上去每个人都像背着任务的士兵一般坚定,但又像是毫无目地的羊群在乱撞。正是下午三点,阳光突然从云层中探出一角来,金灿灿的阳光让周围一下子鲜活起来,刚刚下过雨的地上,一个个小水洼都亮闪闪的反射着阳光,有些刺眼,也让人心情愉悦。老李盯着路边上的一片小水坑,过于强烈的光,让他不由得咪起了眼,光影梦幻起来,似乎让他忘掉了自己在华强北的街道上,忘掉了刚才从客户那里回来的沮丧,忘掉了眼前的困境,又回到了2003年,那个充满了金色梦想的年代。
淘金者的黄金时代
2003年,让小编回忆的话,只有用都用不完的无聊时间和死寂沉沉的大学课堂。但是,这一年对于来深圳创业人来说,却是阳光灿烂。这一年,中国经济仍然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急弛。2003年,得益于经济总量的大幅上升,各行业都在散发着蓬勃的活力,电子行业也是如此。用老李的话来形容就是,“那个时候生意好做,尤其是做我们电子元器件的,根本不用愁客户来源,我们几个朋友凑钱买了4条连接器的生产线,就这么开张了。”由于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快速放大,这些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暴涨的同时,也带动着上游的元器件产业繁荣。在成立的第一年,老李并没有赚到钱,可是30多万的销售额,也给了他继续往前走的信心。两年之后,老李的信心得到了回报,2005年他的厂销售额便已增长到了200多万,根据这个数值,在2003到2005年之间的增长率达600%以上。
几乎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电子行业的各个厂商及渠道上。记者走访了各个产业的生产厂家,他们对产业繁荣和轻松的回忆,无一例外的停留在了2005年前后。在一个主要业务从事电容器的企业里,记者了解到,在2003年的时候,市场情况比较理想,厂里销售很顺利,成立当年便超越预期完成的销售情况,反响十分火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也要与当时的市场环境相结合来说,2003年左右,不论是政策,还是中国经济的活力,都是非常有利于企业成长的。”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结果,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世界排名第4位,比2002年提高了6个名次。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1%。2002年中国GDP增长率为8.0%,排名第10位。其中,工业总产值:4026154亿元。可以看出,在2003年,电子行业还是在蓬勃发展中的,姑且不论在这其中有多少技术含量,又有多少只是代加。
事实上,2003年的中国大地上,处处都有着勃勃生机。在这样欣欣向荣的经济环境下,与电子行业相关的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也增长明显,家用电冰箱:2242.56万台,房间空调:4993.40万台,彩电:6541.40万台。这些产品会产生极大的电子元器件需求。这也是记者在走访华南电子市场时,普遍觉察到的情况,从业者们对08年以前的市场感觉非常好。这几年,不仅仅是老李的厂,而是整个中国电子行业的高速增长期。也正是在这几年,中国电子行业的心脏地区珠三角,成长起了一大批有想法有实力的公司和企业家们。
突然的变故无理由 无准备
实际上,在2003年到2005年的区间,中国经济形势前景乐观,当年中国GDP增长率高达9.1%,到2005年的时候,中国GDP增长率又提高了0.3%,达到了9.4%。国家宏观经济的高增长,使整个经济环境充满活力,在这其中,诸多行业都会因此受益。这种高增长的经济势头,在2008年遭到了遏制,2006年美国资贷危机在本土爆发,将美国繁荣了20年的经济拖至冰点,这一危机在2007和2008年波及到亚洲及全世界各国。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许多电子企业对这场来自太平洋那边的风暴印象颇深。“如果按着在这之前的发展,我们还将保持高增长。但是2008年的时候,订单数量急剧下降。几乎只相当于前一年的50%。”老李说到这里的时候,口气轻松。
但记者知道,这一年,他过的并不轻松。由消费端的不景气,会很快传导到经销商,他们发现,货物不好卖了。于是缩减采购量,这个采购量对于某个经销商来说,也许只是削减一部分,但是,当这种削减再一步传导到生厂链条时,工厂会发现订单急剧下降,并且数量庞大,因为一家工厂的产品往往可以供给几条,数十条甚至上百条销售链条上。这些供应商一起减少采购量,集中到工厂这里,就是很可观的数字。而且不仅仅是老李,恐怕中国大多数电子企业在这一年都很难过,甚至没有熬过这个关口。许多客户在2008年消失,并不是产品不好,服务没有到位。而是他们在经济大潮下消失了,无声无息。
总体上来看,虽然目前国内电子信息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大规模和成就。但是这些年的发展仍处于低端阶段,我们只是在将别人的设计和想法进行实现而已,没有多少真正的含金量。在近几年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投入更的资金来付出成本,而相对就会导致创新投入不够,低端产能过剩,因此具有长期投资的机会并不多。但是由于低成本优势,特别是人力成本优势依然存在,且由于收入和利润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特点,因此每年均会涌现典型的业绩爆发期推动的交易性机会。
这个变化,从一些数据上也可以反映出来。根据权威机构的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芯片销售额缩水4.4%达到2619亿美元,而2009年则进一步下降16.3%至2192亿美元。糟糕的行业数据下,企业当然也难有好的表现。国际上,全球CPU龙头的英特尔将2008年第四季度的营收预期较此前预测调低了14%左右,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预测第四季度的营收将较第三季度下降24%,国内多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也调减了当年的盈利预期。
老李们的解决之道
经济不景气,盈利预期下调,是不太理想,但日子还是要过的。好在这种低潮,从2008年开始,在当年年底便很快刹住了下滑的飞轮,开始逐步回暖。但不幸的是,这个本就艰难的上升通道,还很曲折。是的,没有错。2012年,世界末日没有到来,可是市场像是被这个预言吓到了,从回暖的路上一头扎了下去。这让诸多企业都措手不及。
老李的工厂也再一次陷入困难的境地,但是这一次,并没有4年前那么艰难。老李有了经验,在这4年里,他把工厂的盈利的绝大部分再一次扔回了生产线上,进行了生产工序的优化,并且从去年开始更换自己的生产线,并不是因为落后,而是为了能更好的抵制危机。老李的工厂里,下班时不再有潮水一样的工人集体下班的情形,他们都换成了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先进生产线。虽然这笔投资耗费了当年几乎所有的利润,但老李觉得这是划算的,并且是必须的。“我们打算在今年年底再更换一批这样的设备。”老李说话的时候脸上满满的自信。
看来,他对这些机器工人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换上自动设备以后,我们省下了很可观的一笔人工费用,而且产品的优品率也越来越高,生产效率也在逐月上升。”
通过自身设备的改造升级,老李现在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会一下丢那么多客户。
“至少不会没有钱开工。”老李很憨厚的笑了笑。
同样面对2012年的,还有从事变压器行业的陈总,他对2008年的那年寒潮依然记忆犹新,“好像一夜之间,人都不见了。过完年以后,以前的客户都没有动静,打过去找的时候,很多都已经没人接了。”陈总从那年起,便有了警惕。
“以前对经济没有很多研究,也没有时间看这些,但现在也在关注。我觉得这危机还没有结束,所以自打2009年起,我们就在产品上狠下了些工夫。”陈总一直对未来的形势有着防备,于是开始认真考虑如果再碰上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他召集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对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进行了半年多的调查研究。在2009年8月的时候,辛苦终于有了回报,经过对生产线的整体优化和设备改进,陈总将产品在生产线上的流转时间减少了70秒。正是这看上去微不足道的70秒,让陈总抗过了2012年。由于他的交货速度更快,产品质量更稳定,而且由于生产速度大大快于同行。订单可以很及时的调整,这一点,在什么都无法确定的2012年,是很有市场的。
“我们只是在跟同行赛跑,跟自己赛跑。如果你能比别人优,那你的份额就不会被别人抢走。”陈总是这样总结的,像是一个警惕地守卫自己食物的花豹。丛林法则,在商场也是适用的。
像个孩子一样
记得小编的一位国际关系老师说过,国际关系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很像小孩子过家家,你占我一点儿便宜,我就要从你其它地方再讨回来。当时我们觉得这种将大范围的、宏观的东西用这样有趣的方式来比拟,很容易让人理解和记住。而政治经济学老师,也用了这样的方法让我们记住一条经济规律,他说,就像你们跑步一样,在最初的1000,跑步者会发现自己步履沉重,呼吸急促,会很难受,但几分钟后,就会再次发现。步伐会变轻快,呼吸顺畅,浑身再一次充满活力。医学中,将这种身体现象叫做“二次呼吸”。那位不是体育老师的老师告诉我们,世界经济,也像跑步一样,每隔几十年,都会有一次“二次呼吸”,便是我们所谓的经济危机。这需要社会再一次放慢速度,调整步态。危机过后,还会有一个更加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期。
这种规律似乎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抓的住,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当无数个体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你不知道身在其中的某个群体的一个简单的决定,将会影响到另一个小群体,而这样的影响可能会持续的传导下去,让整个群体崩塌。抑或许,你注意到了一些变化,可是这个变化并没有朝着想像中的方向裂变、发展。宏观的经济环境,有时像个孩子一样,你不会知道她接下来会怎样,咧嘴大笑?或是哭你一胸口的鼻涕。有一句话可以很好的形容这种状态:“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听起来很空洞,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好吧,或许还有同一个梦想?但有些人一直前进在自己梦想的路上,或许有些坎坷,或许有无法避开的鸿沟,让他们走了很远很远的弯路。但他们还是在前进。而另一些,却在外部环境稍有变化的时候,便重重摔倒,再也没有爬起来。在这两种之间,区别只是在有些人会看得更远,想的更多,并且做更多的准备,也许这个准备只是一点两点而已,但就是这一点的准备,让他们安然前行。就像老李和老陈一样,他们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是他们会在事后做很认的总结,并且开始为将来可能到来的不测做好准备。这是应对孩子脾气的一个好办法。
阳光只是探了下头,又躲回到云层里,天气再一次阴沉下来。老李还没有从那橘色的阳光里缓过神,地上的小水洼就开始沸腾起来,无数的水滴在不停的起伏跳跃。雨水织密如注。人群忽然燥动起来,斑斓的色彩瞬间消失不见,老李和的行人挤在路边的小店里躲雨。刚才杂乱拥挤的街道上,这时反而整洁起来。有时候我们面对的市场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暴雨如注,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市场太杂乱的时候,需要净化,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合规律的存在,留下那些可以不断适应的企业,他们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新想法和更好的危机意识。
雨开始小了些,那边,已经有人撑起了伞继续自己的路。雨虽大,但总会晴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