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新技术如何改变新生活_3G/4G

2013/10/28 18:41:05【作者】佚名

目前全国已经有90个城市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智慧城市试点,另外还有300多个城市与运营商合作尝试建立并运营无线城市业务,而随着4G牌照将在年底之前发放,无线城市的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今年年底全国运营无线城市业务的城市有望突破500个。

所谓无线城市就是在城市内全覆盖高速网络,市民利用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获取信息服务或者其他应用服务,其中市民是信息的接受者、运营商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政府等相关部门则是信息的提供者,这就需要运营商在城市内完成4G LTE网络的全覆盖,尽可能的减少网络死角。在实际生活中,市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一键接入无线城市,实现便捷查询、办理全国各地各种业务,服务内容涉及政务、智能交通、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涵盖市民的“衣食住行”。

现在3G技术的核心服务为手机上网、视频通话、移动电视,手机游戏、无线搜索等在线流媒体应用,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用户可能用到最多的还是手机上网和浏览社交媒体,而单从网络传输速度来考虑的话,现有3G网络已经基本能够完全满足使用需求,基本上3G和4G加载网页的速度之差已经并不明显,因此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用户用100Mbps或者150Mbps在手机上使用会有多大区别呢?其他领域的4G应用才更有看点。

按照不少不同用户的理解,4G相比于3G最大的变化就是网速的大幅提升,事实上也确实如此。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4G技术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而目前3G标准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技术是WCDMA,WCDMA能够为用户带来最高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CDMA2000系统能达到2.4Mbps的速率,因此4G技术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基于无线网络服务的要求。

随着社交化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用户间的联系已经转嫁于等Facebook、微博社交网络上,而语音通话作为通信的基础服务却难尽如人意,用户在移动端更多使用Skybe、微信等OTT服务进行语音交流。VoLTE是中国移动近期推动研究的TD-LTE语音解决方案,能够在LTE网络上全IP条件下的端到端语音方案,VoLTE的语音作为IP数据传输,无需2G/3G网,全部业务承载于LTE网络上,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

在TD-LTE网络上实现端到端语音方案,VoLTE的语音作为IP数据传输,无需2G/3G网,全部业务承载于LTE网络上,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低的接入时延,实现更多的应用承载,以及提供更高质量的语音效果等等,已非传统的高保真语音通话,而运营商积极参与VoLTE业务的动力有OTT服务商的竞争压力因素,并且需要TD-LTE整个产业链各个部分紧密配合,值得大家关注。

智能汽车车载LTE:

近两年国内外的各大通信展、电子产品展中,有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参与其中,过去汽车与通信几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而随着4G时代的到来,LTE的价值已经不仅仅限于运营商或者终端厂商,包括汽车厂商在内已经逐渐认识到4G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点。汽车作为日常人们生活的一项出行工具和载体,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部分时间,而汽车可以随时移动的特性恰好与移动互联网的初衷相吻合。

传统模式是在汽车上搭建TD-LTE网络

在汽车上实现移动移动互联网,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中一种就是相对简单的在汽车内搭建4G LTE无线网络,比如奥迪、宝马都展出过相关技术和汽车成品,使用网络基带芯片厂商技术搭载多模3G/4G LTE系统,拥有LTE网络接近100Mbps的峰值数据传输速率,能够为用户提供优秀车载WiFi网络连接性能以及周边功能,如互联网广播、网络服务以及可将街面图像传至车内的增强型导航系统。

另外一种更加智能化,也是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就是智能操控汽车,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Tesla今年推出的Tesla Modle S被誉为引领了一场电动汽车技术革命,除了用纯电力代替汽油驱动行驶以外,最让人惊奇的是Tesla Model S的智能操控控制,驾驶者使用触屏完成包括最基本的导航、听音乐、调整温度、调整座椅位置,甚至还可以上网。未来新款Tesla汽车还将整合包括Chrome在内的第三方应用,完善驾驶者的使用体验,以往在科幻片中的“智能汽车”已经不再是梦。


智慧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尤其是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如何用有限的耕地养活十几亿人,不仅是一项技术攻关难题,更是事关国家兴亡、人民能否安居乐业的重中之重。之前我们提到过4G是未来生活的一项基础服务,因此粮食产量及食品安全方面在4G时代的发展中意义重大,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也不单单是一句口号,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广发实行。

智慧农业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目前农业物联网中主要使用的方式,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更好的进行农业管理,并能够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节点,比如大唐电信提出了主要面向温室大棚、设施园艺、畜牧水产养殖等生产方向上的“农业远程诊断监控管理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农民可以实施监控农作物的生产情况,比如农作物出现病虫害,利用移动平台支撑农业专家远程诊断、远程会诊服务。

此外,还可以包括对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含氧量、光照、有害气体浓度等生产环境参数进行收集预警,对生产环境的实时视频监控以及通过远程指令下行控制设备、改良生产环境。监控业务能够最大程度的衰减生产环节中的隐患,提高作物疫情的预防能力,中国农民祖祖辈辈的“靠天吃饭”已经成为历史,智慧农业带给农民全新的智能化种植与管理模式,农产品质量及产量都将会从中得到双提升。

无线城市涵盖衣食住行:

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2013年中国通信展上,包括三大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在内,纷纷展示了与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全国已经有90个城市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智慧城市试点,另外还有300多个城市与运营商合作尝试建立并运营无线城市业务,而随着4G牌照将在年底之前发放,无线城市的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今年年底全国运营无线城市业务的城市有望突破500个。

4G推动无线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

所谓无线城市就是在城市内全覆盖高速网络,市民利用手中的智能终端设备获取信息服务或者其他应用服务,其中市民是信息的接受者、运营商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政府等相关部门则是信息的提供者,这就需要运营商在城市内完成4G LTE网络的全覆盖,尽可能的减少网络死角。在实际生活中,市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一键接入无线城市,实现便捷查询、办理全国各地各种业务,服务内容涉及政务、智能交通、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涵盖市民的“衣食住行”。

总结:现在3G技术的核心服务为手机上网、视频通话、移动电视,手机游戏、无线搜索等在线流媒体应用,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用户可能用到最多的还是手机上网和浏览社交媒体,而单从网络传输速度来考虑的话,现有3G网络已经基本能够完全满足使用需求,基本上3G和4G加载网页的速度之差已经并不明显,因此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用户用100Mbps或者150Mbps在手机上使用会有多大区别呢?其他领域的4G应用才更有看点。

【打印】
查看完整文章|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Baidu
map